张 桓

黑土地的芳香

张桓出生在天津市宁河镇一个贫民家庭里,从小失去了父亲,那时姐姐只有12岁,哥哥还不到10岁,他才两、三岁,全家4口人靠妈妈的辛勤劳作维持生活,所以吃糠咽菜,吃了上顿没下顿是常事。妈妈历尽千辛万苦把他们姐弟三人拉扯大,但由于多年的劳心又劳累,40多岁就患上了风湿性心脏病,于1961年他大学一年级时病故于方正县医院,年仅57岁。妈妈病故后,他无限悲痛,她慈祥的面容,辛劳的身影总浮现在他的脑海里。在过后的一年时间里,每天中午同学们午睡时,他都要独自一人在操场上流泪。后来是为妈妈争气争光的决心使他从悲痛中走了出来,振奋精神,好好学习不能辜负妈妈的期望、姐姐哥哥和人民的培养。下定决心,学好本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家境的贫寒,生活的艰辛,妈妈的坚强和刚毅,对他后来的成长和性格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65年8月大学毕业,放弃了留北京工作的两个机会,响应党的到边疆去,到艰苦的地方去的号召,毅然报名参军,开始了军旅生涯。到部队报到后,被分配到原国防科委某部队,先后任技术员、工程师;1984年任某部队部长(师职);1991年以后主要从事部队的技术管理和技术工作,任国防科工委某直属部队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曾被国防科工委聘为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委员、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批准立项的军队某重点项目的专家组成员;现在仍然担任中国宇航学会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历年来共完成各类军事任务160多项,多次担任军队重点项目指挥长(总指挥)或总体负责人,由于成绩突出,多次立功受奖。在技术工作中,获部委级或军队级一、二、三等以上科技进步奖20余项;编写出版科技专著2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有价值论文多篇,1993年获终生享受的政府特殊津贴。1988年重新评授军衔时被授予上校军衔,1990年晋升大校军衔,2001年晋升少将军衔。在党组织和部队的培养教育下,由一名普通干部成长为军队的指挥员;由一名普通技术干部成长为国家和军队某领域的专家,成长为一名共和国将军。

通河县完全小学1950年春季招生,他去报名上学,其中要招收一个速成班,他没和妈妈商量自己作主报了名,又经过测试后,被录取了。所以1954年暑期小学就毕业了(相当于提前毕业一年半)。读小学期间哥哥在方正参加了工作,家里只剩下他和妈妈(姐姐早已成家)。他边读书边帮妈妈干活,比如做饭、挑水(每次只能挑半桶)、看小货摊等等。由于他上课专心听讲,下课用心完成作业,所以,他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每次月考、中考、期末考试没有低于前三名的,绝大多数是第一名。由于成绩优秀又能团结同学,所以,他第一批就加入了少先队,后来还当了中队长、大队长、校学生会副主席。1954年暑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考入通河县中学初中。由于这时妈妈已经迁往方正县居住,所以初中第一学期他只好寄宿在亲戚家,这也是他最早离开家独立生活的一段时期。上半学期读完后转入方正中学继续读初中,这是他生活在方正大地的开始。读初中时,哥哥嫂嫂有了小孩,他们每天工作很忙碌,所以,他就成了妈妈的主要帮手。看孩子、做饭、挑水、洗衣服、上山打柴等零活他都主动去做。帮妈妈做饭时边拉风箱边看书的情景至今他还历历在目。由于刻苦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优秀。1957年以全优的成绩毕业并顺利考入通河中学高中(那年高中升学比率只有8:1)。从读高中起便真正开始了在校的寄宿生活。由于是寄宿生,所以,一般每个月都要利用星期天回家取些零钱、换洗的衣服,再带点炒面等等。每次回家快到方正泡时心情就激动起来了,因为很快就要到家了!为了节省一点车费,读三年高中回家时从未坐过一次车,都是和同学一起或者独自一人步行。有时一个人走在大片大片的苞米地旁边还真有点害怕!每个寒暑假除帮妈妈做家务活以外,暑假时还要抽空托一些坯(留着扒炕用)或者到农场锄地,到建筑工地挑砖挑泥挣点钱用来资助学杂费。寒假时则拉着爬犁上山砍柴。当然,干什么活也忘不了学习。不管走到哪里,记有外语的小本始终不离身,随时随地翻看学习。在校学习期间,由于学习成绩优异,还当选了校学生会学生部长,并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1960年暑期以全优的成绩毕业并考入现在的北京理工大学(原北京工业学院)。

刚上大学时,正逢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全国粮食不够吃,同学们每天吃窝窝头,每到周末就去郊区捡菜叶挖菜根送给食堂,有些同学经受不住困难的考验就退学回家了。幸好他还是经受住了考验。那时,妈妈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他在学校非常想念和惦记妈妈。记得元旦时学校卖给每个学生一份水果(三个苹果),他一直都没有吃,寒假带回家给妈妈吃。寒假期间妈妈病重住了院,他每天在医院陪护(因为哥哥嫂嫂都上班)。1961年春节过后妈妈病故,使他悲痛欲绝。为了学习,含着眼泪告别了妈妈的墓地又踏上了回校的路程。那时方正到哈尔滨的公共汽车是解放卡车,他站在卡车上,天寒地冻,寒风刺骨,再加上内心的悲伤,真不知道是怎么到哈尔滨姐姐家的。从此他就开始了边学习边对妈妈的无限怀念。一年后,还是妈妈生前的话语和她坚强刚毅的性格感染了他,使他又振作精神,发奋学习,把悲伤变成了学习的动力。妈妈病故后,为了节省路费,每年只回一次家,另一个假期就在学校度过。

5年的大学生活,使他学习了很多知识,经历了许多难以忘怀的事情,也懂得了许多人生的哲理,为他今后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5年8月毕业后,毅然走上了从军之路,这也是他人生中一次重要的选择。现在回忆起15年半求学的岁月,确确实实是一条艰辛之路。是爸爸妈妈给了他比较聪明的头脑,是妈妈给了他坚强刚毅的性格,是哥哥嫂嫂和姐姐的大公无私供他上学,是国家的资助才使他顺利完成了学业。他永远不会忘记那艰辛的求学岁月,同样地永远感激供他上学的亲朋好友和国家的资助,永远怀念曾教育他的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和大学老师,至今他还都能记起他们的名字,是他们的无私帮助才成就了他的今天。在部队中锻炼成长

1965年8月的一天,接到了部队的录取通知,马上办了手续,怀着对部队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离开了生活学习过5年的母校。他首先回哈尔滨看望姐姐家,又回方正看望哥哥家,哥哥陪他为母亲上了坟,于是他离开了生活和居住过10年的家乡——方正,踏上了从军的漫漫征程。当汽车开动时,眼前不断掠过这片黑土地上的房屋、村庄、树木和秧苗,他的眼睛湿润了……

来到部队驻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部队的营区就建在这人烟稀少的大草原上。这里的风沙很大,老同志说:“这里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半年!”执行任务时都是在野外工作,居住的是帐篷,夏天时酷热难耐,蚊虫叮咬;冬天时冰雪覆盖,冻手冻脚。这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和北京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但报效祖国为国防事业奋斗的决心和老同志的榜样鼓舞使他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和战士们一起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逐渐熟悉了他们,成为了他们的知心朋友,也实现了从一名大学生向合格军人的转变。也只有实现了这种转变,才能真正融入部队的火热生活,也才能真正找到人生的价值,所有艰难困苦也就会自觉去面对了。所以他没有后悔当初放弃留北京的机会而选择当兵的决定。

1970年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中央军委决定他们单位整建制调往内地,营区建在一个公社的所在地(现在的乡镇),场区则是黄河滩。这里的条件比内蒙的科尔沁大草原还要差,部队刚来时没有营房,只能借住当地的学校、公社和民房。不但交通和通信闭塞,连电都没有,执行任务时用发动机发电,晚上只能点着油灯工作和学习,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水含氟高度超标,不但牙齿是黄的,住久了还会引起骨质疏松。每逢夏天,帐篷里就像蒸笼一样。就是在这样极其艰苦的环境条件下,同志们没有退缩,坚定地履行着自己的使命,出色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巨的任务,用青春和汗水谱写了许多动人的篇章。有时,根据任务的需要,还要外出执行任务,在大东北的科尔沁草原、大西北的戈壁沙漠、大西南的干河谷地、山东半岛的潍北海滩、三秦大地的黄河滩涂,还有古老的中原大地都留下了亲手设计的军事阵地,留下了记忆中永远不会抹去的深深的军旅脚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武器装备的高技术含量不断的提高,要求从事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试验和使用每个环节的人员必须要努力学习,不断研究、探讨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才能强国强军,使之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在部队的实践中,军政素质、技术素质得到了不断的提高,思想也得到了升华,他由普通干部逐渐成长为我国我军某领域的专家。虽然军旅生涯的40多个春秋,15 600多个日日夜夜已经逝去,但火热的战斗生活,战友们的张张笑脸,还有指挥空中地面立体作战的壮观场面却会经常浮现在脑海里,留在永久的记忆里。

弹指一挥间,他离开家乡——方正县已经40多个年头了,但不论走到哪里,也没有忘记那块曾养育过他的大地,也没忘记在方正泡钓过鱼、在南山砍过柴、在农场锄过地、在建筑工地挑过砖、在大甸子里打过草、在南门外托过坯、在校园里朗朗的读书声,还有母亲慈祥的面容、哥哥嫂嫂忙碌的身影、亲朋好友无限的深情……这记忆中的点点滴滴,仿佛又回到了那久远的岁月,仿佛又嗅到了那块黑土地的芳香。

他衷心祝愿方正大地崛起、腾飞,家乡父老兄弟姐妹幸福安康!